最新消息:欢迎加入咖啡小屋Telegram频道

混体制职场经验系列8—如何做好领导的夜明珠

工作生活 咖啡小屋 570浏览 0评论
分享至

在单位,主动往领导身上靠、攀附、巴结,是一个方面,但是自己也不能太草包,如果像刘禅一样,是烂泥扶不上墙,只靠谄媚和送礼,升迁受重用的机会也会打折扣。即便领导看你确实跟得紧,确实送得多,确实伺候的好,勉强提拔你,也会招惹非议。所以,在单位,可以做精干之人,也可做中庸之人,但是别一不小心成为人人眼中的废柴,不堪大用的废柴。要做领导眼中的夜明珠,你的存在就是为了方便领导在黑暗中找到光亮,你的存在就是为了让领导喜欢你、提拔你。

该掌握那些最基本的技能,才能让我们看起来不是那么废物,让领导提拔我们时,不用力排众议,即便我们真的别无长物?其实,是我说的太严重,如果能做到以下八条,已经远远超过“不是废柴”这个层级,已经是如标题说说的,夜明珠!如果具备这八条,不被重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基本的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好了更好,写不好,也无所谓。但是最基本的公文写作技巧和格式一定要掌握。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公文的格式和表述,是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分管领导吩咐你发个开会通知,我们都搞的驴唇不对马嘴,时间地点都不交代清楚,你说,换做你是领导,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下属是废柴?领导吩咐你上报上报总结,你却连公文正式的格式都搞不懂,即便网上有一堆关于国家关于公文格式规定,你却懒得翻出来对照规范,你说,能当大任吗?

所以,职场人,一定要具备基本的公文常识,这公文尝试包括公文格式、公文表述、公文叙事逻辑等。这是最基本的。这些你都掌握不好,即便你当了领导,面对公文,你也会不知所措,不知下属写的公文水平到底如何,不知下属写的公文是否切中要意,是否与中央保持一致。

我觉得也不必非要把公文写得太好,我见过太多因为是单位笔杆子,而被一届一届的领导轮番用,谁都可以走,唯独笔杆子不能走。因为笔杆子不同于领导的生活秘书,他与领导的交流只限于文章的交流,算领导的半个身边人,所以,好事都让生活秘书占了。加班熬夜写材料变秃头的破事全是笔杆子在做。所以,写文章写得好的同志们,抓紧时间借文章和领导搞近关系,不然,就慢慢的从笔杆子变成老笔杆子吧。

二、去掉稚气和柔气。

年轻人在单位里,稚气未脱,却想被重用,那怎么可能呢?让孙子领导爷爷,领导得动吗?所以,年轻人在单位,赶紧脱掉稚气。摆脱稚气,首先得从形象上摆脱,别穿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尽量穿得老成一些,也不要每天还像孩子似的呜呜喳喳,即便装,也要装的坐如钟,站如松,不轻易乱说话,不轻易开谁的玩笑,装成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闭嘴闭嘴闭嘴闭嘴!论混单位的道行,年轻人确实比不过老同志,很多年轻领导居高位后,也是边学边做,边拉拢边打压,对于老同志都是先想办法笼络住,而不是给下马威。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学会闭嘴、少说话,十拿九稳的话再脱口而出,拿不准的话,干脆不说,一笑而过。很多年轻人觉得稚气未脱是一个保护伞,觉得自己啥都不懂,装的稚嫩一些,老同事会把你看做孩子辈,不会欺负你。这种想法,幼稚。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大学毕业时,进入单位后,看到四五十岁的同事,当你忍不住向叫叔叔或者阿姨时,老同事都说不要这么叫:叫大哥或者叫大姐就行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宣告,宣告,你并不是孩子了,我也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你客气!所以,迅速成熟,是唯一的选择!

很多同志,先天不爱与人争先,先天好脾气,后天就成了老好人。虽然每天乐呵呵,但是心里也想力争上游。这种人,要赶紧去掉柔气,别当单位的老好人,别天天对谁都乐呵呵,一副人尽可欺的样子,一点威严都没有的人,不仅职工觉得你好欺负,领导也会觉得你好欺负。反正你不会发怒,那随便怎么安置他,都无所谓,虽然过年时你给领导送礼时,他已经答应今年把你提起来当小干部,但是他欺负你即便把你放在明年提拔或者干脆不提拔,你也不敢放个屁出来!怎么赶紧的摆脱柔气呢?是不是每天到单位拉长脸,对谁都怒目而视?那可不行,笑脸每天依旧要挂在脸上。但是自己一定要在很多事上有个底线,如果一味的没底线,一味的自我存在感迷失,那永无出头日。如果想改变,那就自己好好写一写,写一写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什么是你的底线,你保持自我的底线,如果超过这个底线,你会不管什么相处之道、和善待人的屁话,坚决的予以语言或者手段上的还击。

三、精通一种乐器或一门体育运动

很多人都会忽略这点,我是混职场,又不是卖艺的,会吹笛子有能怎么样呢?会弹钢琴又怎么样呢?乒乓球打的绚烂又怎么样呢?又不能当饭吃。

确实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当吸引领导注意的那个彩色的羽毛!

比如,如果你吹笛子吹的非常好,每年单位都会搞联欢,有人说,这两三年不敢搞了。但是只要你会,总有你展示的平台。你来一首笛子独奏,在独奏之前,落落大方的讲几句祝福的话: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单位的某某,在万物含苞待春的时节,献丑为各位领导和同仁独奏一曲某某,为大家助个兴,祝福大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祝福大家·······然后潇洒的独奏一些中老年人喜爱听的名曲,如果他们能听得引发他们的共鸣,那机会就在不远处了。

比如,你乒乓球打得好。而恰恰单位的某位领导(只要有一位即可)非常喜爱乒乓球,你又恰恰没办法靠近领导,这是绝好的机会。注意观察领导喜欢什么时候去打球,你便跟着去,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去,帮他们捡捡球,第二次去帮他们倒倒水,第三次去,切磋球技。但是打球时要注意,领导夸你打的好,千万别享受这种夸赞,就说领导是让着我。陪领导打球,是为了陪领导开心,不是去搞竞技比赛,所以,如果领导球技差,那就耐心的陪他打,既体现你的球技高又不让领导难堪的最好方法就是:确保你发的球,他都能接住,确保他回挡来的球,你全部能接住。平日里练习,到无所谓,如果单位举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恰遇领导,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定不能赢领导。尤其是这个领导明知他打不过你的情况下,更是要让他赢,并且边比赛边夸赞:今天你确实发挥得好!领导心知肚明的知道:你真懂事!

这些路数,都是曲线救国的路数。很多时候,这些路数恰恰又是最管用的路数。高俅高俅,就会踢个球,被宠幸了!

四、多下有用功,少当黑瞎子

很多人撅着腚使劲干工作,不抬头看路,不仰望星空。甚至单位的主要领导调整了都不知道,这是典型的黑瞎子,虽然干的天昏地暗,但也干的昏头转向。干一辈子,或许也不知道,自己在单位扮演的角色就是那头被蒙上眼罩围着磨盘转了一辈子的大黑驴!单位是每个人的依靠,但是又是最不讲人情的地方,领导考虑问题都是站在全盘的角度来考虑,既然是站在全盘上角度,难免存在客观上或者主观上的不公允,难免要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这时候,被失被薄的永远都是大黑驴,因为大黑驴的兢兢业业,全是把功夫用在暗处的,几乎是不为人知的,除非夜以继日、长年累月的这样干下去,几近“劳模”标准,敬业的风范单位人皆知。不然,那些暗功夫,领导是看不到的,或者是即便看到,也不以为然!领导会觉得,本该如此,工作使然而已!所以,对于日常工作,要有舍有得,领导看得见的多干点,领导看不见的,干了也不起什么作用,领导也不怎么重视的工作,该甩一边的甩一边,该缓一缓的就缓一缓!

那到底什么是有用功呢?

我举例,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每个单位都会把年轻职工组织起来,主要领导参加一下,来个茶话会,或者是每年全市范围内或者全县范围内斗要搞学习型论坛,或者每年单位七一时都要召开党建演讲比赛。

一定要认真准备!一定要认真准备!哪怕是加班加点,哪怕是彻夜不眠、哪怕是不吃饭也要把稿子弄的与众不同、华丽无比,要把稿子烂记于心、把它背诵的滚瓜乱熟,要反复的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肢体语言。总之,一定要珍惜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领导的机会,尤其是这种登台亮相的机会,这种你表演领导当裁判的机会。

这是职场中人的竞技场,公平、公正的竞技场,谁准备的充分、谁肚子里有干货,谁就上!在这里,没人给你小鞋穿、没人给你使绊子,你尽管去发挥,有多大本事就用多大本事!这是每个穷二代、农二代、低保二代们最应该抓住的舞台!

其实不仅是一般职场人需要抓住这种展现自我的舞台,很多大领导抓住这种机会,迅速飞黄腾达!在我省出去的高官有很多,但是限于我位卑人轻,在前几年的时间里,也仅仅是有资格在工作上和他们打交道。

但我对一位领导记忆非常深刻,当时他只是一个经济还不错的县的县委书记,中央的领导要去某市一个大型煤矿调研,有可能会去他的县。他是提前知道风声后,迅速动员身边所有关系,打听领导调研内容后,然后认真照本宣科的布置,虽然领导不一定来他这里。

他向省里申请大领导来时,他也想近距离听下领导对煤矿改革的指示。好啊,想去就去呗。于是也给他弄了一个见面会的通行证。就是这次见面会,让他大放光芒。所谓的调研,就是实地看看,然后听听地方上有什么意见。当地的领导很机械的汇报了工作,大领导问其他人是否还有不同的意见时,县委书记踊跃站起来了,谈了

他的看法,站在县委书记的角度上,谈的非常到位,非常有深度。并且,他的讲话中用了几十甚至上百个数字,全是脱口而出。待他讲完,大领导称赞道:这位同志工作作风十分扎实!工作思路也非常清晰!很不错,很不错!省委书记当时在也在场,自从县委书记讲后,他一直微笑着听,并且时不时点头。

而今,当年的县委书记已是中部某省常委。当年,他为了一鸣惊人,花费的精力,我听他那个县委办的主任说,几乎两个星期,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和煤炭局局长经常聊几个小时,并且实地去了几个煤矿,把第一线的消息和需求摸的十分清楚,然后每天都会把稿子背几遍。当然,他这种路数,为很多同僚所不齿,抢别人风头。但是,不齿归不齿,成功后,总会有人对你微笑着露牙齿!

五、尽可能多地介入领导的“私生活”

我说的介入,是要慢慢的介入,意图就是慢慢的让领导感觉你是他的人。比如从一开始,领导要搬家,你去抬桌子,搬板凳,忙前忙后,然后慢慢的介入到领导的家庭生活。

可能一开始,很难直接介入领导私生活,但是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和觉悟,只有去想,老天总会安排机会给你实现的机会。有人说,我口才不好,怕见领导,在单位尚且都是躲着领导,更何况主动靠近!在工作中,或许你的口才能让领导高看你一眼,但是介入领导私生活后,口才不好,恰恰是领导喜欢的,不需要你有什么口才,只要你干活就行了,比如帮领导家整理花园杂物时,卖命的干,干得头上大汗直流,云雾升腾!谁见了不喜欢?谁见了不动容、不侧目!!

有人说,领导高高在上,介入不进去。只要你想介入,总有办法,在单位上,办公室主任基本上能介入领导生活的,你和办公室主任搞好关系,在合适的就会可以提一下,领导家有啥需要效劳的机会,不要忘记你这个兄弟。在单位之外,你接触的社会关系的网网络络中,难免会有人提,和你的领导关系不错。你便可以向他打听领导的种种,记住对你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至于什么是有用的信息,我相信,聪明的你,肯定会判断得出来。

六、大送伤筋动骨,小送怡然自得。

我个人觉得,靠单纯埋头苦干得到升迁的机会不如单纯靠埋头苦送,当然,既埋头苦干又埋头苦送,升迁的概率会更大大增加。

所以,会送是很关键的。我先前写过一篇专门讲送礼的文章,大家可以去阅读。并非引导大家付费再去读那篇文章,只是想提醒大家,送礼,在单位升迁上,扮演着关键的先生!平日里,这个送礼的意识一定要有。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都靠输送利益换不来的!得不到,只能说明你给他人带来的利益太少,或者输送的方法不够巧妙!

但是很多职场中人,上有老下有小,没太多余钱送高层。那就选一些价格不明朗的东西。但是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比如去外地出差或者回老家,一定要带点新奇又不掉价的礼物,送给你觉得用得着的领导和贵人。

很多不上升到原则的工作问题,都可以用送礼也解决,比如很多年轻人问我:自己说话不小心,把某个领导得罪了,该怎么解释?怎么弥补?我的看法是:解释个毛,网上买点精致的礼品,找机会塞给他,天下太平!有人问我,科长老是偏袒办公室另一位同志,脏活累活总是分给你,在领导面前出彩的活总是让他去做,该怎么破?我的看法是:破个屁,继续送,送个两三次,现状依旧的话,直接撂挑子不干,爱你妈谁谁谁!给脸不要脸,那就撕破脸!(一般别这样)

总之,“送礼意识”必不可少。

七、准备好的“高帽子”别不会送、别舍不得送

很多人觉得称赞领导是虚伪的,因此,对于领导,从来不带高帽子,一副高冷模样!

很多人称赞领导,赞誉之词过度,生怕周围人不知道他是一个马屁精,一副低贱模样!

别介!不偏左、也别向右,在掌握送高帽子的方法后,能送高帽子时果断把高帽子送出去,不仅是送给领导,周围的同事也要送,扫地的大妈也要送,总之,这高帽子,是在你嘴巴里变出来的,不花一分钱,且,只要你想,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所以,千万别吝啬!有时候,高帽子比塞钱管用!

清代笑话集《一笑》中有一则故事。先前我已经在文章中推送过,再讲一遍。

有位京官将要到地方上任职,临行前向他的老师告别,老师教诲他说:“外官难做,你好自为之。”这位京官踌躇满志地说:“老师请放心,学生已准备下高帽一百顶,当可化险为夷。”老师面带愠色道:“我辈以直道做人,怎么能这么做呢?”那位朝官赶忙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辈实该向你学习呀!”老师这才笑逐颜开,闭目抚须道:“你这话也不无道理呀!”那人出门后便自言道:“我的一百顶高帽,只剩九十九顶了。”

所以,这高帽子,人人爱戴!

很多人都看过《侯卫东官场笔记》侯卫东刚参加工作时,在镇上是如何对待那个长嘴女人的,无非是多给她带几顶高帽子,让她舒服,然后成为侯卫东的录音机,帮他记录镇上发生的点点滴滴!

多划算,说几句好话,让他人心甘情愿为你所驱使!但是,这高帽子,怎么给别人带到头上呢?

首先是要真诚得带。这个高帽子,确实是你发自肺腑的带的。即便不是发自肺腑,也要装作发自肺腑,比如女领导今天换了个发型,确实很好看。如果平日里和领导走得近,可以直接夸赞:您这发型,一下把您的气质烘托出来了。如果平日里和领导并不太近,可以微微一笑,夸赞:领导您的新发型真是好!我说的这个真诚,是你要真诚,起码要真诚的去观察,观察他的不同,观察真正可陈赞的点在哪里。

其次是,给领导带高帽子,要有的放矢的带。不要什么方面都给领导带高帽子,要带领导也觉得自己在这一方面也做的确实不错的方面。比如,你的领导向来工作作风务实,他也喜欢这种工作风格,每次领导交办你任务时,交办的井井有条,逻辑清晰,你可以在他说完话之后,称赞一句:领导,向你这样工作务实不务虚的领导,我看也没谁了!

既要为带而带,也要有所区分的带,比如,领导并非打乒乓球的高手,几乎是菜鸟水平,在和你较量的时候,你左一句:领导,厉害,右一句:领导,这个球确实不得了,一般人接不了!等等等。领导会在心里想:这小伙子,真TM虚伪,老子又不是傻子,明明都不会打,还一个劲的拍马屁!

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我应该在会哭的前面,在加一个词,偶尔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没人喜欢天天哭闹的孩子,再说,你也不是领导的孩子,真是每天都向领导哭闹,领导一急眼,把你这个死孩子真弄成死孩子,可真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建议,除了升迁或者岗位调整外,其他都不要找领导去哭,甚至,都可以多承受一些,总某方面来说,你在工作中的委屈或者忍让得越多,待你为了升迁而感觉不公平,而去找领导诉说时,你哭的资本才更大-。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会遇到领导的软处理和假承诺:比如,他会说:调整岗位的事,你不要考虑太多,安心工作,踏实工作,如果有机会,我会考虑你的。这就是软处理,如果你觉得你是单位的老板凳,确实每次后备干部都有你,但是就是提拔不了,那这个时候就不能再一味忍让了,必须追着领导讨一个说法回来。

当然,领导又会用另外一招,就是:假承诺。比如:这次确实没有考虑你,班子成员都一只觉得某某某更合适,不过你放心,明年一定考虑你,回去好好干,好好干一年,表现好一点,明年我提拔你,阻力也会少一些。

你怎么办?感恩戴尔?去TM的蛋,老子年年后备,说不定就是你这个坏蛋搞的鬼,还想拿我当驴使唤,让我再好好干一年,年年让我好好再干一年,年年给我假承诺。怎么办?趁机发飙!当然,也要注意把握火候,不要上升到语言攻击,最好是声泪俱下的就事论事。不要想着威胁领导,比如说抓住领导的某个小辫子。如果你还有发展的空间,我强烈不建议这样做,如果你这样做了,基本上你在这个场就算是坏了名声。这一招,只能应用在拼死一搏上,比如,年龄到点了,想去争取个副巡视员,可是领导总是推推推,资历不如你的当了副巡视员,各方面都不如你的也当了副巡视员,这个时候,可以把领导的小辫子扔到他跟前,让他自己看着办。反正你已是老命一条,仕途到头,捏他痛处一下,倒也无妨!

转载请注明:咖啡小屋博客 » 混体制职场经验系列8—如何做好领导的夜明珠


分享至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

code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