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个很有趣的寓言故事“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
有个人盖了一栋很漂亮的新房子,邀请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参观。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奉上的不是点赞,就是掌声。这并不是多么精明的做法,但一定是安全的社交常识。
但是,偏偏就有个人当面给房主提起意见,说:“你最好把烟囱改成弯的,再把柴草换地方摆,也就是要曲突徙薪,否则容易引起火灾。”
房主听了非常生气,觉得这个人是故意出他的洋相。其他邻居也觉得这人不上道,纷纷指责他。诸如“房子好好的,瞎造什么谣”“你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要真着火了,肯定是你咒的”云云。
被人不留情面地指出问题,一般人都不会高兴。只有极少数人,会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建议到底对不对,而大多数人往往固执己见,听不进去逆耳忠言,房主恰好属于后者。
然而,会出错的事,就一定出错,担心的事情总会发生。果然,平静了没几天,房子着火了。
邻居们都赶来救火,有的人冲锋在前,被烧得“焦头烂额”。好在经过一番抢救,房子大体算是保住了。
按常理,这时候房主总该想起那位提醒他的客人了吧?
但事实是:没有。相反,为了庆祝救火取得的成就,主人大宴宾客,所有救火者都应邀在列,其中,几个救火最英勇的人,更是被奉为上宾,却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最开始提醒他的客人。
这个寓言,就像是一枚人类灾难发生学的活标本:
明明有人已看到危险,并大声疾呼,却没有引起关注,甚至被当做别有用心;
明明有机会防患于未然,却总是等到问题一发不可收拾,才着力补救;
明明事后最需要的是反思与自省,但却不敢面对错误,再次忽略问题的根源……
从小隐患,发展到大灾难,再演变成灾难循环,几乎所有的灾难,在盐碱地这片土地上,都重复着“曲突徙薪”的剧情。
转载请注明:咖啡小屋博客 » 有一些苦难,已经过去很久,却总像是刚刚发生